诚为径教育网为大伙整理了“2023年十月自学考试00469教育学原理考试真题”内容,便捷大伙备考、做题。
点击查询自学考试00469教育学原理历年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自学考试其它科目历年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有关内容进入诚为径教育网自学考试在线题库查询。
自学考试在线题库
(点击试看本科目线上课程)
2023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考
教育学原理考试试题
课程代码:00469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考试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卷纸上。
2.答卷前,考生务势必我们的考试课程名字、名字、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上。
选择题部分
需要注意的地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可以答在考试试题卷上。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
1.在中国传统教育话语体系中, “教育 ”的词源可追溯到的两个字是
A.“教 ”“ 学 ”
B.“教 ”“养 ”
C.“ 引 ”“ 出 ”
D.“ 引 ”“导 ”
2.下列选项中,是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点之一的是
A.教育过程
B.教育目的
C.教育影响
D.教育结果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觉得,教育的目的是
A.达成社会变迁
B.培养健全的人格
C.达成社会再生产
D.培养全方位进步的人
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体现的教育功能是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和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等人倡导的教育目的论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常识本位论
6.在教育规范的结构中,对其现实运行起用途的核心要点是
A. 目的系统
B.组织系统
C.工具系统
D.规范系统
7.从教育规范范围来讲,教育规范可以分为宏观教育规范、中观教育规范和微观教育规范。下列选项中,是宏观教育规范的是
A.学校考勤规范
B.家庭教育规范
C.义务教育规范
D.高等教育规范
8.小明说:“王老师,我特别喜欢画画,可是我的画比我同桌的差多了,以后可能当不了画家。 ”王老师鼓励他说:“只须你肯努力,你的画家梦还是大概达成的。”王老师的认识反映出的学生特质是
A.平衡性
B.可塑性
C.独特质
D.差异性
9.在教师专业常识中, 有关学生、学科、教育活动等规律性的常识, 如教育学常识、心理学常识及学科教学法常识等是
A.本体性常识
B.辅助兴常识
C.条件性常识
D.实践性常识
10.从课程的组织形式上看,国内古时候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是
A.综合课程
B.经验课程
C.活动课程
D.学科课程
11.在课程论的历史进步中,教育家泰勒经过八年课程实践探索,提出的课程编制模式是
A. 目的模式
B.过程模式
C.实践模式
D.生成模式
12.美育的具体内容多姿多彩,其主体部分是
A. 自然美的教育
B.社会生活美的教育
C.艺术美的教育
D.生态美的教育
13.王老师在上课时常常播放动画视频课件,用 VR 或 AR 技术,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这种教育办法是
A.实验法
B.发现法
C.演示法
D.参观法
14.教育性质具备启蒙性、教育内容具备生活性、教育关系具备情感性、教育办法具备灵活性等特征的教育社会环境是
A.家庭
B.社区
C.校外教育机构
D.大众传媒
15.在教育进步中,重视规模、数目、硬件提高的进步方法是
A.外延式进步
B. 内涵式进步
C.先发内生型进步
D.后发外生型进步
非选择题部分
需要注意的地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不可以答在考试试题卷上。
2、辨析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判断正误并给予简要说明。
16.教育即学校教育。
17.教育具备练习与选择劳动力的功能。
18.教师的劳动虽具备复杂性,但不具备创造性。
19.教育方针就是教育目的。
20.德育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3、解释说明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21.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22.研究性爱文化办法
4、简答卷: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23.简述师生关系的基本模式。
24.简述国内教育规范改革的趋势。
25.简述信息社会中教育进步的特征。
26.简述教育内容选择的影响原因。
5、论述题:本题 12 分。
27.试述影响人的进步的原因及其关系。
6、案例剖析题:本题 13 分。
28. 【案例]有关调查数据显示, 2019 年 10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8.02 亿,手机网民规模达 7.88 亿。其 中, 10~19 岁占比 18.2%,而学生群体占比高达 24.8%。愈加多的学成长时间用智能手机 等电子设施, 从媒体上同意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 脑子里的想法不少。有些学生会向老师提 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老师,太阳为何白天出来?月亮为何晚上才出来?”“老师,什么叫 ‘酷毙了’?”“老师,如何才能见到外星人?”有些学生会模仿电视中的暴力行为来解决日常的 冲突,如顶撞老师、父母, 与同伴打架斗殴,甚至可能发生暴力犯罪行为。还有些学生极容易在广告的误导下走入盲目攀比、 追求高消费、时髦消费的误区。
[问题]结合案例剖析大众传媒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并谈谈怎么样净化大众传媒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