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0494 政治学概论是天津自学考试新闻学本科的考试考哪几科,本文按章节梳理,整理汇总了政治学概论科目的备考重点,帮助大伙有针对性地复习,期望对大伙复习备考有帮助!
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
所谓资本主义国家,即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代替封建制国家是历史进步的势必,是生产关系必须要合适生产力性质的基本规律用途的结果。资本主义国家是打造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在达成专政的方法上,一般采取“普选制、议会制”等民主形式;其政权组织形式主要有“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第一节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点
1、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刚开始发源地是在“西欧”,市镇的出现,标志着城市经济在西欧的形成;在西欧城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主要以“资本运行、雇佣劳动”为主要标志的。扩展需要拥有两个条件:“充足的货币、广阔的劳动力市场”。
2.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本质特点就是暴力,基本渠道就是对农民土地的掠夺,包含“圈地运动、贩卖奴隶、殖民活动”。
3.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确立过程可以看到,这一生产关系具备以下特征:
1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有;
2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3资本家以雇佣劳动方法进行生产;
4资本主义生产以交换和货币关系作为存在的条件。
4.资本主义与封建生产关系有什么区别:
1封建的生产关系是以劳动者对于封建主的人身倚赖关系为基本特点的,劳动者没出卖自己的自由。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雇佣劳动为基本方法,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存在自由交易的产品关系。
2封建生产关系下的生产以用价值的生产为目的,以自足的生产为限度;而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剩余价值为自己生产的目的。
3封建的生产关系是打造在暴力和政治权力超经济强制基础上;而资本主义以市场平等交换作为活动的基本条件,排斥任何经济的强制原因。
5.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成就,在16—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有三类型型:
1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首次具备世界意义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规范的革命。
根本特征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革命对象是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和教会。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新贵族。
注:
1688年,英国大资产阶级与封建权势达成政治妥协,达成“光荣革命”,打造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
218世纪的法国革命,是一种急风暴雨式的大革命:
其根本特征是“封建君主立宪”的确立。
这一时期的法国,在法律上公开大家的不平等,激化的矛盾,社会被划分为三个等级:即第一等级的贵族,第二等级的曾侣是特权等级,第三等级农民、城市贫民和工人在内的广大人民。
革命前的思想启蒙运动,起到了深刻的政治动员有哪些用途。
注:
178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采取了大规模的暴力革命的方法,消灭了封建贵族,达成了资产阶级的彻底革命。
319世纪的德国革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一次社会变革:
基本特点是封建国家在海量重压下,进行改良逐步转变为资产阶级国家。
1807年普鲁士首相“斯太因”颁布“农奴解放令”,开始了德国社会向资本主义的演进,
注:
1871年德国达成了国家统一,资产阶级获得统治地位,德国演变为资产阶级国家。
2、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点:
1.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所有和剥削雇佣劳动关系:
1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的力量基础。
2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运行规则。
3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和进步。
2.资本主义国家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目的。
3.资本主义国家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专政,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统治的暴力方法,直接体现了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专政的本质。
在阶级社会,社会不平等是一种公开的、合法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