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万事通自考网

上海2020年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知识点复习:第十六章

来源:www.fbqre.com 2025-06-07

第十六章 真理和价值

本章需要学生理解认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既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的过程,又是通过实践而达成价值的过程,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就是不断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使世界满足人的需要,达成客观事物对人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在实践基础上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所追求的目的,是生活和实践活动的根本需要。

1、客观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大家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特质在于其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和具体性。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观的唯物主义:真理观的最重要问题。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都是客观的。

什么是真理

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所有方面的总和与它们的关系构成的。

应该正确地把大家常说的真理不同为客观真理和定义真理。所谓客观真理即客观存在着的,不论大家是不是认识而其自在的真理;定义真理即大家通过肯定的认识过程,为客观真理赋予相应概念的定义化了的真理。一般说来,后者已经不可防止地带有肯定的主观色彩。

大家对于真理的认识是以无限对无限。一方面,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有无限种客观需要,有无限的认识能力,可以变换无限的认识角度,在无限不定的层次上和时间里,用无限变换的定义,去认识和讲解真理。其次,认识的客观对象是无限繁多的,认识范围是无限是广泛的。

任何哲学家都不该怀疑真理的存在。假如有人不承认真理的存在,那就意味着他一个人所说的所有都是毫无价值的废话。

第一节 真理

2、实践是辨别真理和谬误的根本标准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规范

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准则,这是由真的本性和实践的特征所决定的,其间也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有哪些用途。

真理和谬误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

2、真理和谬误的统一

、两者相比较二存在,相互贯通

、两者在肯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

观的辩证法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意思

真理的绝对性

A、任何真理都是包括在认识中的客观内容,不可以被推翻,这一点是无条件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需要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B、人类按认识的本性是可认识无限进步的世界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就需要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大家在肯定条件下对具体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一直有限度的。

A、承认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事物, 就需要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B、承认大家的认识尚有待于深化,就需要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相互渗透、相互包括

A、相对包括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括绝对真理的颗粒。

B、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 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

*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

3、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批判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人类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矛盾的表现。

人类思维,按其本性和可能来讲,是可以认识无限进步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每个人以至每一代人,因为遭到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有限的和相对的,这是思维的非至上性。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大家来讲事实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正是因为这一矛盾的运动,才推进了真理的进步。

第二节 价值

1、什么是价值

价值是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个人、群体及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备的积极意义,一种对于主体有用即有价值的东西,有用的程度越高,满足主体需要的范围越大,其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

2、价值的特点

价值具备客观性和主体性的特征

3、价值与评价

所谓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己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价值评价作为主体观念活动的结果,表现为大家对肯定客体是不是具备满足需要的属性所作的一定或否定的判断。一个科学的适当的价值评价、价值认识需要符合两项基本需要:一是对客体情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统一

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就是人类需要根据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类需要根据我们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合适人的存活和进步,这两大原则的根基,在于马克思所说的客观尺度和主体尺度的存在和用途。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有不同。

温馨提示:在自学过程中,边学习边做笔记,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好办法。在做同步复习资料和自测题的时候,对平常的笔记进行校对和更正是尤为重要的,不只能够帮助重点、难题常识的深化和巩固,而且更容易形成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的常识系统,如此有益于要点的记忆。

相关文章推荐

08

27

河南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十

广东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010,由广东自学考试网整理,复习要点内容请关注广东自学考试网。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本章重点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08

27

2024河南自学考试教育原理00405复习提纲(2)

2024河南自学考试教育原理00405复习提纲(2)3,简述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主要看法?〔1〕,劳动力市场被严格的分为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2〕,一级部分薪资的决定机制是企业的规范及规则。

08

27

2024河南自学考试06008管理思想史复习提纲七

2024河南自学考试06008管理思想史复习提纲七巴纳德觉得,协作是整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基本而又关键的首要条件条件。协作组织是正式组织,都包含三个要点:协作的意愿;一同的目的;信息联系。

08

27

2024河南自学考试Supply chain风险管理12374复

2024河南自学考试Supply chain风险管理12374复习提纲(3)1、风险管理周期 辨别→ 评估→拟定→为管理已辨别的风险分配责任和资源→推行→ 监控,报告,调整2、控制有哪些用途预防性控制:目的是限定负面结果发生的概率.指导性控

08

27

2023自学考试农业统计学00134复习提纲(3)

2023自学考试农业统计学00134复习提纲(3)第三节土地面积统计1、农业土地资源统计(一)土地统计的意义特征:第一,土地数目的有限性第二,土地的不可替代性。第三,土地水平可以不断提升。

08

27

2024中国古时候文学史(一) 00538复习提纲2

2024中国古时候文学史 00538复习提纲2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1.识记:《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网站收录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含国风、小雅、大雅、颂。

08

27

2024河南自学考试02141计算机互联网实用技术复

2024河南自学考试02141计算机互联网实用技术复习提纲三Intemet的应用1.万维网WWW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WWW)是Internet上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于一身的全球信息资源互联网,是Inte

08

27

2024河南自学考试通信概论04742复习提纲(2)

2024河南自学考试通信概论04742复习提纲(2)1.简述TDM、FDM、CDM、WDM的相同点和不同的地方。1.相同点:都是为了提升线路借助率,使多个信号沿同一信道传输而互不干扰。

08

26

2024河南自学考试通信概论04742复习提纲(5)

2024河南自学考试通信概论04742复习提纲(5)1.模拟信号转换数字信号过程:抽样,量化,编码.模拟信号在抽样后,还是模拟信号1.1数字基带信号传输过程中遭到的干扰:码间干扰,信道加性噪声2.对于低通模拟信号而言,理论需要抽样频率多大?

08

26

2024河南自学考试城市经济学08206复习提纲(3)

2024河南自学考试城市经济学08206复习提纲(3)10.从时间上看,城市化规律变现为那些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从时间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伴随工业化进程进步的有序变化而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点A: 起始阶段,城市人口比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