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南自学考试00538中国古时候文学史(一)入门知识简答(1)
1.《诗经》的语言特点?
——答:《诗经》在语言上的特点主要体目前以下四点:
1、形式上,多是四言一句的四言体诗。有一些诗中也掺杂二至八言的句子。句型富有参差变化,表达上活泼自然,有错落有致的形式美。比如“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2、在章法上,保存着浓郁的民歌特点,常见使用重章叠唱的咏叹办法,强化抒情。如:“兼葭苍苍,白露为霜…兼葭凄凄,白露未睎。”反复咏叹抒发感情,加大了作品的感染力。
3、语言准确、生动、丰富多彩,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性。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词汇来描绘感情和自然景色,导致诗歌音律步伐和谐优美。如“凄凄,苍苍,参差、辗转”。
4、用韵纯任纯真无邪,自然和谐。对后世诗歌影响非常深。如句句押韵,隔句换韵
《诗经》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其具备经久不衰的艺术魔力。
2.什么是赋、比、兴?《诗经》是怎么样运用赋、比、兴的?
——答:《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的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比、兴就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赋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诗经》中用赋法较多的是“雅”、“颂”,而“国风”里也不乏用赋法写出的出色篇章,比如:《静女》、《7月》。
比,即比喻。使被说明生动形象具体,给人深刻印象。比如:《氓》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子由风华正茂到年老色衰,也比喻夫妇间爱情的变化。
兴即起头、开端,借外物以引出所歌咏的对象和所抒发的感情,《诗经》中大多借句起兴,借“外物”起兴,所“借”之物和内容没非常大联系,有些甚至能起到比有哪些用途。比如:《关雎》用“雎鸠”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3.《左传》的艺术特点(05年已考其辞令特征)
——答:《左传》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目前以下几个方面;
1、叙事特征精彩细密。①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具体细微地展示其进步过程。通过铺垫、插叙等写作手法,把有关的事实巧妙安排在一块,形成完整严谨的篇章。比如:晋楚城濮之站②在战争描写时,不只描写出生动逼真的战争场面,展示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还具体揭示了战争的背景和胜负缘由的交代,重视描写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活动。比如:城濮之战。
2、▲人物个性鲜明。①《左传》特别重视人物的描写,采取随事写人的办法,将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伴随叙事的展开,通过细节、场面、对话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比如:对晋文公重耳的描写②《左传》笔墨简省,故事性强。对于次要人物,通过几个富有特点的细节,展示出人物的鲜明性格。
3、辞令的委婉巧妙,优雅从容。
4.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他的教育倡导有:a有教无类b倡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卷c提出不少对教育的精辟见解“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多问阙疑”“不耻下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看重诗、乐对人的熏陶用途。倡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e强调美与善、文与质的统一,倡导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我已知道,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