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9年十月高等教育自考
犯罪学考试试题
课程代码:0023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考试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卷纸上。
选择题部分
需要注意的地方:
1.答卷前,考生务势必我们的考试课程名字名字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可以答在考试试题卷上。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
1.以下选项中,不是狭义犯罪学分支学科的是
A.犯罪生物学
B.犯罪经济学
C.犯罪控制学
D.批判犯罪学
2.在犯罪学研究成就影响下,国内积极推进的少年司法规范改革表明犯罪学可以
A.认识犯罪成因系统
B.指导刑事司法政策
C.促进刑事司法体系的变革和进步D.推进犯罪防控体系的打造与健全
3.关于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描述不适合的是
A.从犯罪学起源上看,两门学科从未截然分开
B.运用社会学理论、办法来研究犯罪成为犯罪问题研究的主流
C.犯罪学对犯罪现象研究的深度大于社会学对犯罪问题的研究
D.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广度不及犯罪学
4.关于犯罪根来自于私有制的倡导产生于
A.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犯罪研究
B.中世纪时期的犯罪研究
C.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犯罪研究D.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犯罪研究
5.边沁学说的核心是
A.立法原则
B.功利主义
C.监狱设计
D.健全司法
6.以下不是加罗法洛提出的自然犯罪的选项是
A.杀人
B.放火
C.重婚
D.强奸
7.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犯罪学研究近况的适合描述是
A.受前苏联社会科学研究中左的思想影响
B.广泛拓展了犯罪学理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C.具备中国特点的犯罪学研究成就丰硕
D.以研究经济范围犯罪为要务
8.犯罪规律的认识源自
A.思辨研究
B.实证研究
C.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融合
D.批判研究
9.自我报告的调查对象更适用于
A.老年犯罪
B.青少年犯罪
C.女人犯罪
D.白领犯罪
10.美国康萨斯州对警察巡逻的社会效益进行分区别组研究是一种
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
C.文献研究
D.实地研究
11.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内涵与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内涵的关系是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有交集
12.主观上更容易具备习癖成人性心理的犯罪人种类是
A.初犯
B.偶犯
C.惯犯
D.职业犯
13.犯罪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犯罪和犯罪人的特殊性或共性是
A.犯罪情况
B.犯罪特征
C.犯罪规律
D.犯罪分布
14.犯罪表现形式在纵向上具备历史继承性,在横向上具备肯定的国际一同性,表明犯罪具备
A.社会性
B.时间性
C.法律性
D.空间性
15.犯罪学表述的犯罪数目大多使用的是
A.发案数
B.判决数
C.监禁数
D.矫正数
16.对于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承受者的正确理解是
A.从承受者的性质而言,承受者不可以是国家
B.社会完全可以作为独立的承受者
C.现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然人
D.被害人不可以是犯罪行为的间接承受者
17.理想的被害人是指
A.完全无辜的被害人
B.罪责轻于加害者的被害人
C.罪责大于加害者的被害人
D.负完全责任的被害人
18.被强奸的女人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高度恐惧、常常在梦中惊醒、常常会再重新历程被害的恐惧等症状,是被害后果中的
A.物质损失
B.身体损害
C.精神损害
D.被害反应
19.司法机关对被害人的置之不理、怠慢、指责、侮辱、权利的忽略可使被害人及其亲属受伤,这种现象是
A.首次被害人化
B.第二次被害人化
C.第三次被害人化
D.第四次被害人化
20.新古典犯罪学派对早期古典犯罪学派给予修正的主要表现是提出了
A.绝对自由意志论
B.相对自由意志论
C.决定论
D.理性选择理论
21.以下选项中,符合现代犯罪生物学研究基本理念的是
A.觉得单一的生物或心理特点可以适合地讲解所有些犯罪行为
B.不看重犯罪的法律概念
C.觉得生物或心理特点本身会使一个人犯罪
D.研究的范围主如果犯罪人体质原因和犯罪遗传原因
22.进行现代犯罪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A.失范理论
B.紧张理论
C.犯罪生态学理论
D.控制理论
23.标定理论强调的研究重点是
A.犯罪人
B.犯罪行为
C.犯罪行为怎么样被认定
D.行为规范怎么样被确定
24.保安处分中的监禁性处分不包含
A.收留矫正
B.强制劳作
C.少年保护
D.限制居住
25.行刑社会解决决的弊病来自
A.死刑实行政策
B.监禁刑实行政策
C.非监禁刑实行政策
D.宽严相济政策
26.罪犯矫正作为刑事司法的一项要紧规范,起来自于
A.欧美
B.西亚
C.东亚
D.非洲
27.罪犯矫正过程中关注罪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达成,以罪犯复归社会为最后目的体现了罪犯矫正的
A.人道化原则
B.个别化原则
C.教育化原则
D.社会化原则
28.关于劳动矫正的讲解,适合的说法是
A.澳大利亚的累进制将罪犯的劳动状况作为考虑矫正表现的内容
B.各国都把劳动矫正放在矫正罪犯的最重要地方
C.罪犯的劳动主如果为了获得收入
D.罪犯从事的主要劳动就是经济上具备广阔前景的工作
29.对公众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在三级犯罪预防理论中是
A.第一层次预防
B.第二层次预防
C.第三层次预防
D.特殊层次预防
30.2018年张学友全国巡演过程中,警方应用人脸辨别技术抓获了多名意欲观看演出的在逃职员,此技术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手段类型是
A.教育
B.防范
C.打击
D.管理
非选择题部分
需要注意的地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不可以答在考试试题卷上。
2、解释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犯罪缘由中
32.犯罪黑数
33.刑事司法对策
34.勉励矫正
3、简答卷: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5.简述菲利的犯罪缘由三元论。
36.简述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步骤。
37.简述社区环境对犯罪行为产生的影响。
38.简述构建犯罪预防体系的基础。
4、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分。
39.论述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国内犯罪现象的情况与特征。
40.运用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论述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5、材料剖析题:15分
41.刘某故意透支信用卡15万元无力偿还,于是动起了打劫家境殷实的李某财物的念头。某日中午,刘某在超市买了一把水果刀后,给李某打电话,称给她筹备了一件过生日礼物,并约定当晚当面送给她当晚7时,两人在公园见面后,刘某一手捂住了李某的嘴,一手掏出携带的水果刀连向李某胸口猛刺4刀,筹备将它刺伤后,再向其家属索要钱款。李某被刺伤后并没惊慌,询问刘某打劫缘由后,没反抗,也没大声呼救,而是答应帮助刘某还钱,并向刘某说,自己流了不少血,生命危急,请他拨打110报警和120急救电话。看到刘某优柔寡断,李某谎称自己不会报警,并主动想出了假称被2名男年轻人持刀打劫的情节,让刘某放心,并示意让刘某将水果刀藏起来。
随后,刘某拨打电话求助,并将水果刀藏在附近一下水道内。为了预防刘某逃离,待刘某藏刀回来后,李某紧紧将它手抓住,直到民警和急救职员赶到现场。依据上述材料,论述案件中被害人面对犯罪所使用的互动模式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