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1年十月高等教育自考刑事证据学考试试题
课程代码:00370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考试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卷纸上。
2.答卷前,考生务势必我们的考试课程名字、名字、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上。
选择题部分
需要注意的地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可以答在考试试题卷上。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
1.判断证据是不是拥有有关性的规范是
A.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需要存在直接、势必的联系
B.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需要存在内在、势必的联系
C.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需要存在直接、一定的联系
D.证据对证明案情有意义
2.将物证划分为特点物证、属性物证和情况物证的意义在于
A.明确物证发挥证明用途
B.明确物证的固定保全方法
C.明确物证的感知方法
D.明确物证的外部形态
3.关于侦查职员询问被害人表述正确的是
A.假如被害人所陈述内容与案件无关,侦查职员可以进行适合引导
B.假如被害人所陈述内容与案件无关,侦查职员可以作提示性发问
C.假如被害人确实没办法理解有关法律规定时,侦查职员可适合表示对案件的怎么看
D.用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获得的被害人陈述不是非法证据的范围
4.在一同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一同犯罪行为的供述
A.是证人证言
B.不是证人证言,应为口供
C.因存在较大可能的互相推卸或攻守同盟等状况,故不可以作为证据用
D.假如可以互相印证,即便没其他证据,也可以认定有罪和处以刑罚
5.司法职员对有关侦查、调查行为的客观记载,在案件发生后才可能形成的证据是
A.证人证言
B.鉴别建议
C.搜查笔录
D.讯问过程的同步录音录像
6.能将物证的直观性和书证的内容性进行有效结合以证明案件事实,体现了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
A.动态直观性
B.思想性
c.统一性
D.重现性
7.在张某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一案的下列证据中,既是言词证据,又是间接证据的是
A.用于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设施
B.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
C.张某关于推行伪造、变造行为的供述
D.辨别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真假的鉴别建议
8.关于传统的证明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A.对刑事证明的意思界定是专用性界定
B.刑事证明限定在审判阶段
C.采集、审察判断证据,到运用证据进行事实认定,达到定案的全过程
D.刑事证明的主体特定,除当事人外,仅包含公诉人
9.在进行事实推定时,依据基础事实得出推定事实,应当依据
A.法律规定
B.伦理法则
C.逻辑规则
D.经验法则
10.健全国内证据规则体系需要打造的证据规则是
A.原始证据优先规则
B.传说证据规则
C.传来证据规则
D.有关性规则
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1.关于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不是同一定义,是是一种责任的两个方面
B.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虽为两种称谓,但实质上不可分割
C.举证责任在古罗马时期的需要仅为“哪个倡导、哪个举证”
D.无论从字面还是立法本意,举证责任都意味着只须举就视为已履行责任
E.只有证明责任才包括“哪个倡导、哪个举证”及“倡导之所在、败诉之所在”的双重蕴意
12.以制作目的划分,可以把书证分为
A.直接书证
B.间接书证
C.偶然书证
D.本身书证
E.目的书证
13.关于鉴别建议表述正确的有
A.鉴别建议是建议证据.
B.鉴别建议需要出具书面建议
C.鉴别建议既解决事实认定问题,又解答有关法律争议问题
D.鉴别建议既包含对专门性问题的感性认识和描述,也包含理性建议
E.鉴别建议具备其他证据不拥有的科学性,可以作为唯一的定案依据
14.在刑事诉讼中,聘请鉴别人应当遵循的条件和程序有
A.公安司法机关和当事人都有权指派或聘请鉴别人
B.只有公安司法机关有权指派或聘请鉴别人
C.鉴别人应具备鉴别所需要的专门常识和技术方法
D.鉴别人与案件及其当事人之间无利害关系或可能影响公正鉴别的其他关系
E.指派或聘请的鉴别人既能够是专职鉴别人,也可以是兼职鉴别人
15.侦查职员询问证人时,应当告知证人
A.需要到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提供证言
B.如实提供证据、证言
C.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
D.既能够一个人作证,也可以和其他证人一并作证
E.为确保真实性,只能通过口头方法提供证言
16.甲乙两家曾因宅基地纠纷诉至法院,尽管法院已作出生效裁判,但甲乙两家该争议未决。1日,甲乙因此事再起争执,甲用刀砍中乙颈部,致乙当场死亡。本案中,需要用证据证明的事实有
A.甲的年龄情况
B.甲用刀砍乙的时间、地址、方法、后果
C.甲用刀砍乙时的精神状况
D.法院关于甲乙两家宅基地纠纷已作出的裁判结论
E.关于民间纠纷致使的杀人案件应适用的法律规定
17.刑事自诉案件的证明主体有
A.公诉机关
B.审判机关
C.自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E.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18.在法庭审判阶段,控方对被告人有罪的证明需要要达到的规范是
A.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B.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C.案件事实了解
D.犯罪事实已经查证属实
E.证据确实、充分
19.依法不予排除的重复性供述有
A.调查期间,监察机关依据控告、举报或者自己发现等,确认或者不可以排除以非法办法采集证据而更换调查职员,其他调查职员第三讯问时告知有关权利和认罪的法律后果,被调查人自愿供述的
B.侦查期间,侦查机关依据控告、举报或者自己发现等,确认或者不可以排除以非法办法采集证据而更换侦查职员,其他侦查职员第三讯问时告知有关权利和认罪的法律后果,犯罪嫌疑人自愿供述的
C.审察逮捕期间,检察职员讯问时告知诉讼权利和认罪的法律后果,犯罪嫌疑人自愿供述的
D.审察起诉期间,检察职员讯问时告知诉讼权利和认罪的法律后果,犯罪嫌疑人自愿供述的
E.审判期间,审判职员讯问时告知诉讼权利和认罪的法律后果,被告人自愿供述的
20.关于国内建议证据规则表述正确的有
A.依据有关司法讲解,对证人的建议,采取以排除为原则、以采纳为例外的方法
B.以“一般生活经验”作为判断证人建议是不是符合事实的规范
C.法官在最后能否采纳证人建议的问题上具备肯定的自由裁量权
D.法官在确定是不是采纳时需要同时考虑该建议是不是具备与事实的密切有关性及对理解事实的参考用途
E.法官在确定是不是采纳时需要同时考虑该建议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非选择题部分
需要注意的地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不可以答在考试试题卷上。
3、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21.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22.刑事证明使裁判更具备|||。
23.从对案件事实证明用途的角度来看,犯罪人自首的证据,在证明犯罪事实存在和犯罪行为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推行时,是||||证据。
24.不可以当作认定案件事实依据的是没办法确认|||的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25.以数字化形式记载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等证据,|||电子数据。
26.侦查职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我们的罪行可以|||的法律规定。
27.附带民事诉讼中原告人的陈述是|||陈述 。
28.依据无罪推定原则,被告人无罪是一个可以|||的推定 事实。
29.国内的补强证据规则禁止以被告人供述作为|||||的唯一依据。
30.证据规则可以||| 刑事诉讼活动中 公安司法职员的执法行为。
4、解释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法律真实
32.辨认笔录
33.言词证据
34.书证
35.最好证据规则
5、简答卷: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法定证据规范的弊病。
37.简述对证据裁判原则中“没证据”情形的把握和理解。
38.简述审察判断物证应当注意的问题。
39.简述生理上、精神上有缺点或年幼的人的证人资格。
40.简述程序法事实范围的确定。
6、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怎么样正确理解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42.结合立法与实践,试述国内刑事诉讼中强制证人出庭作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