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1年十月高等教育自考刑法学考试试题
课程代码:00245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考试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卷纸上。
2.答卷前,考生务势必我们的考试课程名字、名字、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上。
选择题部分
需要注意的地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可以答在考试试题卷上。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需要的,请将它选出。
1.在国内能对刑法做出具备法律效力的讲解的主体是
A.公安部
B.司法部
C.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2.国内现行刑法对其溯及力使用的原则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3.下列是不适用中国刑法的是
A.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的
B.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在国内犯罪的
C.台湾区域居民在国内犯罪的
D. A国公民在B国贩卖了巨量毒品后进入了国内
4.管制刑的最低期限是
A.1个月
B.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5.量刑的对象只能是
A.犯罪嫌疑人
B.被羁押的人
C.犯罪人
D.人犯
6.国内刑法中的赦免是指
A.特赦
B.大赦
C.特赦和大赦
D.大赦、特赦和免除
7.排除犯罪的事由不包含
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义务冲突
D.被害人过错
8.二人以上一同强奸的,是
A.任意一同犯罪
B.必要一同犯罪
C.复杂一同犯罪
D.特殊一同犯罪
9.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猥亵”是
A.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点
B.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点
C.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点
D.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点
10. 不是特殊正当防卫不法侵害的是
A.行凶
B.贩毒
C.杀人
D.强奸
11.背叛国家罪的犯罪主体是
A.一般主体
B.特殊主体
C.自然人单位
D.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中国公民
12. 生产、销售假药罪中的假药是
A.所有假药
B.只限于人用药品与非药品
C.限于非药品冒充药品
D.不合格的药品
13.高利转贷罪的主观方面是
A.犯罪故意,并且具备营利的目的
B.犯罪故意,并且具备用的目的
C.犯罪故意,并且具备非法占有些目的
D.犯罪故意,并且具备转贷牟利的目的
14.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实行时间是
A.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
B.在合同履行过程中
C.在谈判过程中
D.在合同签订过程中
15.强奸罪中的幼女是指
A.不满14周岁的女人
B. 14周岁以下的女人
C.不满16周岁的女人
D.16 周岁以下的女人
16.***罪的犯罪对象是指
A.依法被关押的职员
B.罪犯
C.犯罪嫌疑人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17.依据规定,在夺取别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下而强行夺取的
A.应以抢夺罪论处
B.应以打劫罪论处
C.应以抢夺罪的加重犯处罚
D.应以抢夺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
18.招摇撞骗罪中行为人所冒充的职员是
A.司法员工
B.国家机关员工
C.国家员工
D.领导干部
19.传播性病罪中的性病是指
A.梅毒、淋病等紧急性病
B.梅毒、淋病
C.梅毒、淋病、艾滋病
D.所有性病
20.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是
A.司法员工
B.行政执法职员
C.人民警察
D.国家员工
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包含
A.法律主义
B.禁止事后法
C.禁止明确性
D.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E.禁止残虐的刑罚
22.下列关于国内追诉时效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5年
B.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0年
C.法定最高刑为10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5年
D.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25年
E.法定最高刑为死刑的,追诉期限为35年
23.单位刑事责任的特征有
A.整体性
B.个体性
C.双重性
D.确定性
E.局限性
24.国内刑法对一同犯罪人的分类包含
A.主犯
B.从犯
C.正犯
D.胁从犯
E.教唆犯
25.投放危险物质罪中的危险物质包含
A.毒害性物质
B.放射性物质
C.传染病病原体
D.其他危险物质
E.毒品
非选择题部分
需要注意的地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不可以答在考试试题卷上。
3、解释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特别刑法
27.减轻处罚
28.犯罪主体
29.医疗事故罪
4、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原因。
30.岳某因犯打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实行10年时又犯强制猥亵罪和脱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5年,依据国内刑法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对岳某还应实行的刑期最长为10年有期徒刑。
31.假如行为人因为不知法而不可以认识行为的害处性,则不成立犯罪故意。
32.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犯罪主体是依法持有枪支的职员。
33.对于偷窃公用电信设施数额巨大,同时风险公共安全的行为,均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
5、简答卷: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减刑的适用条件。
35.依据客观归责理论将结果归是行为的条件。
36.交通肇事罪客观方面的特点。
6、论述题:本大题14分。
37.论述犯罪的特点。
7、案例剖析题:本大题10分。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赵某为了出国,但却没钱。某日,赵某趁与自己做买卖的朋友刘某的儿子刘甲放学之际,将刘甲骗到自己事先租用的一所房屋内,然后打电话要挟刘某用20万元换回我们的儿子刘甲。刘某报警,赵某发现后觉得没办法拿到钱,又害怕罪行败露,于是将刘甲杀死。
问:对赵某的行为该怎么样定罪?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