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考试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卷纸上。
2. 答卷前,考生务势必我们的考试课程名字、名字、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上。
选择题部分
需要注意的地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可以答在考试试题卷上。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
1. 下列准确表达了仁礼关系的说法是
A. 己欲达而达人 B. 定分止争
C. 克己复礼为仁 D. 仁者无敌
2. 孟子云不愆不忘,率保守章,其实质在于倡导
A. 人性恶 B. 法后王
C. 人性善 D. 法先王
3. 儒家的礼治思想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的
A. 姜尚 B. 孔子
C. 周公 D. 孟子
4. 被韩非子批评为徒术而没办法的著名思想家是
A. 慎到 B. 公孙鞅
C. 管子 D. 申不害
5.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的法律倡导源于
A. 商鞅 B. 李斯
C. 韩非 D. 慎到
6. 下列是西晋刘颂法律思想内容的是
A. 主者守文 B. 帝王一统
C. 君主立宪 D. 法随时变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试题第1页
7.有夏服天命所反映的思想本质是
A. 神权法思想 B. 特权法思想
C. 宗主制思想 D. 封建制思想
8. 南宋思想家朱熹借用佛教月映万川的故事,意欲说明的道理是
A. 尊卑等级 B. 理一分殊
C. 三纲五常 D. 明刑弼教
9. 王夫之觉得,对皇帝而言,治理的核心原则在于
A. 任人 B. 任法
C. 任道 D. 任性
10. 荀子觉得等级规范是社会的基础,其人性论依据是
A. 性善论 B. 无性论
C. 性恶论 D. 同性论
11. 礼教派觉得《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违背中国固有法律本原,所谓本原是指
A. 个人主义 B. 集体主义
C. 罪刑法定 D. 纲常名教
12.悉任裁判官定拟,范围太广,流弊甚大,从中反映出张之洞反对
A. 罪刑法定 B. 司法独立
C. 援引比附 D. 君主立宪
13. 汉初提出行仁义、法先王的著名思想家是
A. 陆贾 B. 陆贽
C. 贾谊 D. 贾岛
14. 康有为积极倡导效仿日本明治维新拟定宪法,特别写作的文章是
A.《上清帝第四书》 B.《上清帝第六书》
C.《 应诏统筹全局折》 D.《 共和平议》
15. 首次鸦片战争期间,魏源提出的变法倡导是
A. 三权分立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以民为本 D. 君主立宪
16. 孟德斯鸠《法意》的翻译者是近代思想家
A. 谭嗣同 B. 康有为
C. 林纾 D. 严复
17. 梁启超觉得欧美各国立宪之基础在于
A. 地方自治 B. 君主立宪
C. 封建专制 D. 中央集权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试题第2页
18. 《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颁布后,率先提出反对建议的是
A. 劳乃宣 B. 廷杰
C. 张之洞 D. 俞廉三
19.1907年《大清爽刑律草案》的立法宗旨在于
A. 国家主义 B. 自由主义
C. 地方主义 D. 君主专制
20. 沈家本反驳礼教派,特别写作的文章是
A.《 历代刑法考》 B.《 读例存疑》
C.《 声明管见说帖》 D.《 书劳提学新刑律草案说帖后》
21. 《天演论》所集中讲解的原理是
A. 共和民国 B. 物竞天择
C. 虚君共和 D. 君主立宪
22. 帮助晚清政府起草民律草案的日本法律专家是
A. 松冈义正 B. 冈田朝太郎
C. 小河滋次郎 D. 梅谦次郎
23.1910年成立的全国性的法学学术团体北京法掌握的首任会长是
A. 杨度 B. 严复
C. 梁启超 D. 沈家本
24.等道德于刍狗,借权术为护符的看法源于晚清的
A. 革命派 B. 改良派
C. 法理派 D. 礼教派
25.近今泰西政事,纯以法治,三权分立,互相保持的说法源于
A.《 大清律例讲义序》 B.《 删除律例内重法折》
C.《 重刻唐律疏议序》 D.《 法学名著序》
26. 孙中山提出共和之根本在法律,而法律之命脉在国会的历史背景是
A. 辛亥革命 B. 护国战争
C. 二次革命 D. 护法战争
27.夫法律者,法之体也。势力者,治之用也的说法源于
A. 孙中山 B. 伍朝枢
C. 伍廷芳 D. 胡汉民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试题第3页
28. 与英美三权分立学说相比,五权宪法理论增加了
A. 监察权和选举权 B. 考试权和监察权
C. 监察权和监视权 D. 考试权和复议权
29. 武昌起义爆发后,提出革命军兴,革命党消口号的思想家是
A. 章太炎 B. 胡汉民
C. 孙中山 D. 蔡元培
30. 晚清觉得君主神圣不可侵犯的判定,尤为谬误之谬误的社会派别是
A. 保皇派 B. 革命派
C. 维新派 D. 君主立宪派
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 下列出于孔子的著名表述有
A. 不教而杀谓之虐 B. 不戒视成谓之暴
C. 慢令致期谓之贼 D. 杀一无罪谓之仁
E. 隆礼重法谓之德
32. 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在于
A. 尚贤 B. 兼相爱
C. 尚法 D. 交相利
E. 天志
33.《老子》一书的主要篇目有
A.《 道 经 B.《 山经》
C.《法经》 D.《海经》
E.《 德经》
34. 先秦时期的三代指
A. 夏 B. 商
C. 秦 D. 汉
E. 周
35. 沈家本的法理或法律之原理主要指贯透于法律中的
A. 义 B. 序
C. 礼 D. 德
E. 情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试题第4页
非选择题部分
需要注意的地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不可以答在考试试题卷上。
3、解释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 罪人不孥
37. 仁者爱人
38. 邓析
39. 一家之法
40. 礼本刑用
4、简答卷: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41. 简述宋明理学对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
42. 简述庄子对于法家法治的批评。
43. 简述儒家对西周礼治思想的继承和进步。
5、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4. 试论三纲在《唐律疏议》中的表现。
45. 试论黄宗羲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思想。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试题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