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考试试题
课程代码:00393
1、单项选择题
1.儿童前语言获得的重点在于()核心能力的获得。
A.语音 B.语调
C.语用 D.语义
2.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觉得,语言的本质是()。
A.刺激反应的联结 B.表达意图或意义、受规则制约的符号系统
C.一种特殊认知能力 D.儿童与语言交往环境相互用途的结果
3.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A.乔姆斯基 B.斯金纳
C.皮亚杰 D.埃利奥特
4.儿童在0-4个月内进步起来的前语言能力是()。
A.辨音 B.音节发声
C.学习交际规则 D.辨义
5.活动教育观的理论依据是()。
A.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 B.三环学说
C.完整语言理论 D.认知与进步理论
6.提出儿童语言学习的四范畴理论的是()。
A.伦奇 B.布伦姆
C.皮亚杰 D.加登纳
7.小班倾听行为技能的培养目的是()。
A.辨析性倾听 B.安静地倾听
C.有意识倾听 D.理解性倾听
8.一个完美的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是()。
A.拟定活动目的 B.活动内容的选择
C.活动结构的研究 D.活动过程的展开
9.婴幼儿园的(),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婴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教育活动。
A.谈话活动 B.讲述活动
C.早期阅读活动 D.文学活动
10.教师通过提供讲述活动的凭着物,给婴幼儿划定讲述的中心内容,使他们的讲述语言具备明显的()。
A.交流性 B.目的性
C.指向性 D.情境性
11.听说游戏的语言教育目的的特殊性在于它具备()的特征。
A.具体 B.直接
C.综合 D.深刻
12.听说游戏中提升婴幼儿积极倾听水平的需要是()。
A.飞速以符合规则需要的方法表达
B.听懂游戏的指令,把握游戏进程
C.扩展训练词语
D.尝试运用句型
13.在婴幼儿园常见的文学作品中()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供婴幼儿学习的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
A.儿童诗歌 B.童话
C.生活故事 D.婴幼儿散文
14.婴幼儿园文学活动是系列的、互联网状的活动,其最后层次是()。
A.理解体验作品 B.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C.学习文学作品 D.迁移作品经验
15.进行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最基本的原则是()。
A.教师参与评价的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全方位性原则 D.参照性原则
16.下面是前识字经验的是()。
A.理解图书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 B.粗晓文字来源
C.认识汉字的独特书写风格 D.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
17.总结阅读内容是婴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
A.起始环节 B.第二环节
C.第三环节 D.总结性环节
18.判断一个教育机构是不是推行双语教育的唯一准则是,该教育机构中教育者用的语言是不是是两种()语言。
A.国家 B.民族
C.种族 D.地方
19.()在同一教育机构让学生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主要教学语言是第一语言,但第二语言活动是由第二语言组织的。
A.同时双语学习 B.狭义的双语教育
C.延时双语学习 D.广义的双语教育
20.学前儿童的()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基础。
A.模仿 B.认知进步水平
C.语言环境 D.情感动机
21.下面不是构音障碍种类的是()。
A.丢音 B.换音
C.拖音 D.错音
22.对口语流畅度障碍儿童,早期矫治的最好方法是()。
A.树立言语模仿榜样 B.减轻交往重压
C.使用适合的强化技术 D.让孩子休息好,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23.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矫治,主要对象应为学前听力损伤程度在()以下的儿童。
A.70分贝 B.55分贝
C.90分贝 D.100分贝
24.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是指计算机可对文字、数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各种信息进行范围广泛的处置。
A.模拟性 B.控制性
C.集成性 D.交互性
25.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标准、规范的行为,供婴幼儿学习、模仿的一种教学办法,称做()。
A.多媒体情境教学法 B.动态示范教学法
C.互动训练法 D.多媒体形象引探教学法
2、解释说明
1.前语言进步
2.听说游戏
3.完整语言教育观
4.婴幼儿编构故事活动
5.多媒体情境教学法
3、简答卷
1.简述三环说。
2.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3.简述讲述活动有哪些用途。
4.简述儿童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四种模仿种类。
4、论述题
1.什么是基本语言教育活动?试述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特征及其形式。(13分)
2.论情感性交往障碍及其矫治对策与办法。(12分)
5、活动设计题
以我爱我的婴幼儿园为题设计一个大班谈话活动。